深圳机场卫星厅工程进展(持续更新)

2021-06-03编辑:Renee
【导语】:深圳机场T3航站楼高处向北望去,距离航站楼约1千米的一座“X”型建筑就是深圳机场卫星厅,卫星厅将于2021年年内投用,建成后将形成三条跑道联动运行,多航站楼协同保障,东航站区空铁联运的全新格局。

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2021年6月,深圳机场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下一步将全面转入运营准备期。

主体工程已完成

截止2021年3月9日,深圳机场卫星厅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高质量开展室内精装修,预计年内投用;三跑道目前正由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开展填海施工。

建成投入使用时间

预计2021年年内投用


项目简介

卫星厅总建筑面积约 23.9 万平方米,由中央、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指廊组成。屋盖钢结构投影面积约 7.6 万平方米,大约等于 1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屋盖最大跨度达到90米,屋盖钢结构约1.1万吨。

在造型设计上,卫星厅采用 “X” 构型设计,最大化利用空间。

卫星厅共设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其中,地上首层到四层分别主要用于行李装卸、国内到达、国内出发和“两舱”候机;地下一层主要为捷运站台、行李分拣机房。

同时,卫星厅内还精心设置了鹏城天幕、双子星广场等艺术元素,展现科技创新和绿色人文等城市形象景观。

主要功能

作为T3航站楼的“血脉”,卫星厅主要为 2200 万人次旅客提供「候机」和「中转」服务 。而旅客的始发终到手续,包括值机、托运、安检、行李提取等仍将在T3航站楼 完成 。建成之后,卫星厅将通过 捷运系统 与T3航站楼相连接。从T3航站楼乘坐捷运到卫星厅仅需 3 分钟,大大缩短旅客的步行距离。


建设内容

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项目总合同额达40.79亿元,可满足2200万人次使用需求,包括卫星厅楼、配套工程、T3适应性改造、站前综合交通、捷运系统和行李系统等5大子项。

项目整体采用“X”型蝠鲼构造设计,与在营深圳机场T3航站楼交相呼应,集行李捷运、旅客航运、货物集散等多功能于一体,建成后旅客从T3航站楼到卫星厅只需要3分钟左右。

建设方向

随着深圳机场新一期扩建各项目陆续建成投用,未来深圳机场将形成三条跑道联动运行,多航站楼协同保障,东航站区空铁联运的全新格局。

深圳机场三跑道位于深圳机场二跑道和沿江高速之间,项目于2020年3月17日正式动工建设,三跑道项目长3600米,宽45米,飞行区按照最高等级4F级建设,建成后可起降A380等各类大型客机,目前工程正有序推进。

建设意义

作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深圳机场三跑道等新一期项目将提升深圳机场加速迈向全球一流机场的核心竞争力。三条跑道可增加深圳机场同时起飞和落地的航班架次,机场跑道容量和整体运行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机场飞行区扩能增效,满足航空业主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同时,项目将进一步增强深圳机场服务大湾区的能力。

作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中重要的枢纽机场,深圳机场通过加快推进三跑道建设,助力高水平、高质量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打造,不断提升深圳城市影响力、辐射力,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之翼。“三跑道”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使深圳跻身“机场可实现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国内城市行列。

编辑:Ren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