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群分为七类:
第一类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的考生;
第二类是密切接触者或次密切接触者的考生;
第三类是红码、黄码和发热考生;
第四类是普通考生;
第五类是社会考生;
第六类是考务的工作人员;
第七类是家长。
具体防疫措施:
一是考前14天连续健康状况监测和核酸检测全覆盖;
二是分区对待加强区域的管控,根据不同地区疫情防控的形势,分别制定了防控的措施。
考场设置:
1、高风险地区考点。近日,广州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相关部门采取的防控措施是“两个不交叉”,即校内、校外人员不交叉;高风险地区和中低风险地区人员不交叉。
2、医疗救治场所考场。对健康条件允许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考生,安排在符合考试条件的医疗救治场所考试,医务人员密切监测,保证医疗救治场所独立、隔离,并安装监控录像设备,考试结束后对试卷进行消毒处理。
3、隔离考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考生,安排在隔离考点考试,往返考场须提供考前两天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考生使用专用车辆实行闭环接送、转运。
4、其他普通考生,将被安排在普通高考考点的考场进行。
不同类型考生的考场安排如下:
1、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考生及核酸检测初筛阳性考生:设置具备独立、隔离、无其他干扰的传染病房考场。
2、高风险地区学校:处于高风险地区的学校,一律在三个在高风险地区的考点安排考试,封闭管理。目前在高风险区域设有培英中学、真光中学两个考点,共有考生1638名,已住校备考的1046名考生一律在本校参加考试;其他139名居住在高风险地区(白鹤洞街、中南街)的考生集中安排在安排在金道中学设点考试.
3、中风险地区考生:按照原计划到非高风险区域安排的考点参加考试。
4、在低风险区域考生:可按原计划到非高风险区域考点参加考试。全程采用封闭管理。
5、密接、次密接考生:集中安排在备用隔离考点,不混排考场,密接考生须一人一间考场;
6、次密接考生:原则上须一人一间考场,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